黄胡蜂毒
当昆虫受到侵扰时,会通过螫刺向侵略者释放出毒液。黄胡蜂是最常见的一类螫刺昆虫,并且它们的性情恶劣。它们喜欢在地面、原木或墙壁下筑巢群居,每个蜂巢中聚集500-5000只黄蜂。它们在北部温带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南非和智利的凉爽气候下生长良好。当天气转凉并且食物供应不足时,黄胡蜂会变得更具攻击性。
黄胡蜂属(Vespula spp)与长黄胡蜂属(Dolichovespula spp)(Dolichovespula maculata,白脸长黄胡蜂,i2,以及胡蜂,黄色大黄蜂,i5)和胡蜂属(欧洲大黄蜂,i75)交叉反应程度高,但与棕马蜂属(Paperes spp)(胡蜂,i4)和西方蜜蜂(意大利蜜蜂,i1)的交叉反应程度较小。黄胡蜂毒液中最重要的过敏原蛋白是Ag 5、磷脂酶和透明质酸酶。这三种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别约为45 kD、35 kD和25 kD。
通过体外特异性IgE检测(RAST)和RAST抑制研究,证明了不同黄胡蜂属物种之间存在免疫学关系。研究人员发现该物种之间存在显著的免疫学差异,这些差异与该物种的形态、行为和生态特征相关。研究人员还通过特异性IgE检测和RAST抑制研究对黄胡蜂(黄胡蜂属)、大黄蜂(长黄胡蜂属,i2或i5和胡蜂属,i75)和黄蜂(棕马蜂,i4)的毒液之间的交叉反应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表明,黄胡蜂毒液之间的抗原交叉反应程度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患者的血清浓度。由于毒液是过敏原的混合物,因此患者对毒液的免疫反应存在差异性。目前已经确定了来自黄胡蜂(YJ)和蜜蜂的不同主要过敏原之间存在交叉反应性,不同的黄蜂和大黄蜂物种之间也存在着交叉反应性。蜜蜂与黄胡蜂的透明质酸酶发生交叉反应性,磷脂酶表现出最小的交叉反应性,抗原5仅限于黄胡蜂(黄蜂科动物)。来自黄胡蜂的抗原5包含了204个氨基酸残基,并且与白脸长黄胡蜂(i2,Dolichovespula maculata)和黄蜂(i4,长脚蜂)的同源蛋白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69%和60%。
黄胡蜂的透明质酸酶和磷脂酶分别包含331和300个氨基酸残基,与白脸长黄胡蜂的同源物分别表现出92%和67%的序列一致性。黄胡蜂和大黄蜂过敏原之间的交叉反应性大于黄胡蜂和黄蜂过敏原之间的交叉反应性。这三种黄蜂科动物过敏原的交叉反应顺序为透明质酸酶>抗原5>磷脂酶。黄蜂科动物过敏原的连续(线性)B细胞表位相较于免疫显性不连续表位表现出更高的交叉反应性。
在黄胡蜂毒诱发的过敏病例中,可检出血清中特异性IgE表达水平升高,这一点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确认。在免疫治疗期间,通过检测过敏原特异性(YJ)IgE和IgG抗体可以跟踪免疫应答。